一、基本情况
五原县有人口30万,面积2492平方公里,2014年公共财政收入3.75亿元,是典型的农业大县、财力弱县,县域内设有8镇1乡1农场。近年来,全县群众体育运动呈现出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倾力支持、体育部门主动作为、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良好态势。
目前,全县有公共体育设施107个,其中室内可容纳1000以上的体育馆2个,可容纳万人以上综合性大型体育场1个,市民健身广场14个,单项协会、健身会所站点23个,校园场地11个,农民健身广场51个,这些场馆对市民全部实行免费开放,人均体育场地城区达到3平方米、农村达到2平方米,市民10分钟健身圈初步建成。2014年成立县体育总会,积极推动完善各单项协会建立和制度健全各项工作,目前,全县登记注册的有羽毛球协会、乒乓球协会、篮球协会、足球协会等各类协会23个。
二、工作思路
紧紧围绕县委政府提出的民生至上、绿色发展、争创文化大县的发展理念,将群众体育融入创建文化大县之中,发挥优势、创新形式、整合资源,以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为宗旨,以丰富多彩的体育赛事活动为载体、增强全民体质、提高百姓幸福指数为目标,认真贯彻《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推动全县群众体育蓬勃发展。
三、经验及做法
1.政府高度重视、财政导向作用发挥好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把推进全民健身、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人民素质作为“十大”民生实事来抓。一是高起点规划。年内政府结合修编完善五原县城乡规划,将城市居民“十分钟健身圈”、12个社区文体活动场所、新农村建设500个农民体育广场纳入城乡公共服务基础市政工程建设中,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二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方筹资,构建全民健身新格局。2014年,县财政投资2亿元、社会筹资5000万元新建体育生态公园、冯玉祥誓师广场、温馨植物园、河神公园四个集休闲健身于一体的健身广场,配套全民健身路径60套,篮球架、乒乓球案等运动器材40套,修缮旧场馆5个。到目前为止,已全部完成基础设施建设,运动器材配备率达到80%,按照全区“十个全覆盖”要求,农村牧区规划117个行政村, 2014年完成51个示范村农民体育广场建设。高标准建设4个社区全民建设点。县政府每年至少召开两次县长办公会议,听取群众体育工作汇报,协调解决群众体育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2014年县人代会通过将人均1元群众体育活动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今年追加财政预算100万元用于发展群众足球运动。三是建立健全科学管理体系,保障群众体育活动健康有序发展。自2011年起我县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五原县《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领导小组以来,各乡镇、社区及相关部门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逐步构建起县、乡镇、社区(村)三级全民公共体育服务网络,并将全民健身事业“三纳入”( 纳入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政府议事日程,纳入对各乡镇的年度实绩考核内容)作为各乡镇、社区、村组及县直部门实绩考核重要指标。科学评估全民健身工程落实情况,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体育部门组织、相关各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群众体育工作机制。确保群众体育事业有人员、有场所、有经费。
2.群众体育活动亮点纷呈
近年来,随着五原县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群众体育消费水平也在大幅度提高,顺势而为,我县以政府主办、承办大型群众体育活动为引领,体育总会协调社会广泛参与,各单项协会自主创办,深入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与参与、广泛参与的群众体育活动。2014年,政府主动作为,积极主办承办自治区和市级大型群众体育活动4次,承办自治区第六届全民健身大会,连续承办两届全区村道自行车比赛暨骑游活动,承办全市第十一届冬季越野赛、全市人大系统乒乓球邀请赛。特别是以“欢乐草原美丽五原”为主题的全区第六届全民健身大会,来自全区12个盟市446名群众体育爱好者齐聚五原,在这次高规格、大规模的群众体育盛会中,无论是油菜花地里的摔跤比赛还是绿色长廊中的各类竞赛,不仅体现了群众体育的趣味性、自娱性特点,而且向运动员和来宾展示五原农耕文化与体育赛事有机融合的独特魅力。本次赛事得到自治区体育局和市政府的充分肯定,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新闻联播黄金时段予以报道,区内11家主流媒体也进行了全方位宣传报道。从2013年开始连续两届内蒙古自治区村道自行车赛,在五原县举办,这一赛事在全国属于首创,两届比赛吸引来自全区乃至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400余名自行车爱好者,在蜿蜒曲折的乡村小道上你追我赶,横贯美丽新农村,使每一位运动员既领略了田园风光,又挑战自我。同时,在比赛期间,还举办了为期一天的骑游新农村,走进农家活动,运动员们与当地老百姓开展互动游戏,品尝农家菜、体验农事,使体育赛事更接地气、聚人气。通过两届赛事的举办,极大地带动县全民参与自行车骑行兴趣,也极大带动了县旅游业的发展。2014年,五原县接待旅游人数50万人次,成为全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3.农民健身广场扮靓新村民,幸福老百姓
今年围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群众体育工作重心下移,着力打通公共体育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重点解决组织农民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场所难问题。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在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将农民健身广场作为提升农民幸福指数、提高乡村文明品位重点工作来抓,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并采取政府投资、农民集资,社会赞助方式解决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问题。五原县文体广电局积极行动,将农村文化体育设施进行大整合,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优势,新建农民健身广场,使原有的活动室与广场形成优势互补,营造良好的全民健身氛围。同时,积极争取体彩公益金项目支持,大力实施农民健身广场“五个一”工程,为每个农民健身广场配齐一套全民健身路径、一副篮球架、一副乒乓球案、一个台球案、一套健身操展演器材,极大地调动农民参与群众文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释放出群众体育运动的生机和活力。目前,农民健身广场不仅成为老百姓强身健体、展现风采的舞台,成为农闲、茶余集聚人气、接地气,传导正能量的主阵地,也成为推进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一乡一站一村一特色群众体育的有效载体;农民健身广场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潜移默化的影响,村民的关系在悄然发生着变化,邻里关系和谐了,党群干群关系融洽了;在你争我赶的文体比赛中,乡风民俗也发生着悄然的变化,农闲时喝酒赌博的人少了,唱歌跳舞的人多了,不文明行为少了,崇尚文明的人多了,新农村、新农民、新风尚正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农民健身广场轮回上演。
4.城乡统筹,打造群众体育品牌赛事
今年是推进全民健身的关键之年,我县以打造群众性品牌赛事为抓手,积极推进五原县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深入实施。在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繁荣发展群众体育工作中,我们确定“12345”发展理念,即唱响“每天健身一小时、快乐工作一整天,健康生活一辈子”一个主题口号,努力实现农村体育工作和社区体育工作两个新突破,围绕城乡居民体质明显增强、群众参与体育健身大幅增长、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三大目标,协调推进群众体育活动进农村、社区、机关、学校四进活动,积极打造农民运动会、“信合杯”篮球联赛、内蒙古自治区村道自行车大赛、“古郡之春”广场舞展演大赛、“县长杯”青少年足球联赛五大群众品牌赛事。为此,重点做了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构建大体育、大宣传格局,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宣传栏等传统新闻媒体的作用,充分利用互联网、微信平台等新型传媒方式,广泛宣传,使主题口号成为人们的口头禅,使参加全民健身运动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二是把学校、机关、农村、社区作为组织群众参与体育健身运动的主阵地,充分利用农闲、节假日,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会,农民运动会、邻居节等多样化、乡土化、娱乐化的体育健身活动,让城乡居民人人参与健身锻炼,个个争做体育健将。三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为群众体育工作提供有力支撑,通过不懈的努力,我们培养出了吕春燕为代表的群众体育健将,打造了全国知名的村道自行车赛,全市影响最大的农民运动会,年内争取群众体育活动经费500万元,有力的推动全县群众体育工作的开展。四是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骨干作用,完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提升全民健身科学指导与服务水平。年內全县200名社会体育指导员直接组织开展活动80余场次。受到老百姓的普遍欢迎,并亲切称他们是“健康使者”。
回顾五原县群众体育工作,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定困难和问题,需在今后的工作中,通过不懈努力加以解决,为圆满完成"十二五"时期全民健身任务,促进全区群众体育繁荣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